2018年,白綠分裂,民進黨不再禮讓柯文哲推派姚文智參選,但綠營內部還是有幾個重量級的人在柯文哲競選團隊幫忙,因為當時這些人還是期望選後綠白能夠再次合作。
由於保存措施需要投注金錢和時間成本,也不像購買藝術作品那樣令人興奮,因此大多數藏家不願留心藝術品收藏的這個面向。文:瑪麗.羅澤爾(Mary Rozell) 藏品保存維護 根據估計,世界上只有百分之五的藝術作品能夠再繼續保存下一個一百年。
有些會因強烈的外力而損毀,就像被撞錘砸碎的基里訶作品,或被玻璃碎片劃傷的辛蒂.雪曼作品,但由於材料的固有性質和環境壓力,大多數藝術作品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劣化。背景:保存維護小史 專業保存維護最初是以一門科學之姿開啟發展。出於本次討論的目的,「保存維護」這個綜合性的術語最為合適。即使是立意良善和訓練有素的保存維護人員,在過去的某些做法最終也會對一些藝術品造成損害——然後在可能的情況下,往後的保存維護人員則必須扭轉這種損害。磺化的凡尼斯不僅改變了畫作的外觀,依照今日的想法,這和藝術家不上凡尼斯的審美選擇相違背。
隨著修復畫作的老化,由於原始顏料和補色顏料的化學成分不同,補色區域會變得更為明顯可見。但時間一久,凡尼斯就會開始磺化,往往讓原始作品的鮮豔色調變得黯淡失色,不管是瓦西里.康丁斯基(Wassily Kandinsky, 1866-1944)還是喬治.布拉克(Georges Braque, 1882-1963)的作品都有這種現象。文:William Yang 受訪對象:博明(Matthew Pottinger,前美國總統川普時期的副國安顧問,現為美國史丹佛大學胡佛研究所的傑出客座研究員)、鄢唐(Yen Pottinger,病毒學家,目前在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的ICAP實驗室擔任監測資深技術顧問) 德國之聲:由於中國預計在1月8日全面開放邊境,您如何看待目前全球對中國國內COVID-19(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、新冠肺炎、武漢肺炎)疫情持續上升所做出的反應?與三年前新冠疫情剛開始時相比,這些反應有什麼不同或相似之處? 博明:這是習近平上任10年以來,第一次對他的其中一項標誌性政策做出根本性的調整。
世衛組織應該繼續存在,但也許我們應該對世衛組織相對侷限的功能持現實的看法。不過,新冠病毒本身還沒有表現出我們通常看到流感會呈現出來的情況。無論武漢實驗室裡是否有一小瓶病毒可以回答這個問題,或者它的前身存在某個冰櫃裡。當大流行性流感發生時,各地會有大量的感染,但這個流感之後會成為季節性。
除了中國領導人之外,世界上每個人都很清楚這一點。我們不應該再假裝那是他們的使命,我們可以記住,事實上,目前沒有一個全球組織能夠應對新的大流性病。
有些人從一開始就提出了新冠病毒可能是從動物傳播至人的論點,但我們也沒有看到任何這方面的證據。但他們當時的反應,實際上比20年後他們在2019年爆發新冠疫情時的反應還好。你可以想像,中國的實際GDP增長率肯定有非常明顯的下降。這顯示中國人們已經受夠清零政策了,他們冒著難以置信的風險走上街頭髮聲。
美國貢獻世衛組織約一半的預算,而中國政府所提供的金費約世衛組織1%的預算。透明度真的可以幫助我們減輕病毒的傳播,而我們還需要瞭解很多事情。從新冠疫情爆發的第一天起,這就成為國際社會的一個巨大問題。第三個因素是勇敢的中國公民和學生走上街頭,參與現在被稱為「白紙運動」的示威行動。
我認為當這三個因素結合在一起後,它便穿透了習近平的訊息泡沫,迫使他放棄一項顯然是失敗的政策。你能談談中國的影響力如何對全球公衛體系造成挑戰嗎? 博明:世衛組織是一個全球性的國際機構,其主要任務實際上是制定標準。
我們應該做的是,建立一個獨立的國際機構,以法治作為該機構的支柱,並確保自由社會中透明且負責任的政府,可以更快地分享訊息,以幫助彼此獲得疫苗、個人防護設備和口罩。鄢唐:我認為我們正帶著一種自滿的情緒進入2023年。
而在新冠疫情爆發三年後,中國政府對目前疫情的反應甚至比2019年時還要糟糕。雖然它不是一個沒有能力學習的政府,但中國政府沒有動力去學習。在這個多邊機構中,一個不想合作或分享訊息的參與者,可以危害到其他國家。德國之聲:我們一再看到,由於中國對國際體系的影響,世衛組織在疫情期間多次受到外界指責。這意味著一個月前他們聲稱如此危險的病毒,因為人們再也無法忍受、上街示威,他們便可以突然說這個病毒沒什麼好擔心的,這是一種普通的季節性感冒,人們不用注意那些每天堆積如山的屍袋。每個人都想相信新冠疫情只是另一個感冒或流感。
世衛組織受制於全世界150或160個國家。我確實認為,病毒只要有複製的機會,每次複製都有可能變異。
這是我們需要銘記的教訓之一。根據官方統計,去年第二季度,GDP增長為0.4%。
習近平應該是無懈可擊的。鄢唐:中國政府的做法並不像其他世界公民一樣,也就是希望對任何發生的事情都保持透明。
他們在幾種不同的疾病上做了很多重要的工作。中國官方的死亡人數這個低,問題不在於他們需要吸取教訓,或他們需要將這些教訓應用至疫情防控。中國經濟正處於直直落的情況,而其情況比官方統計數據所顯示的要糟糕得多。這是自1989年以來,中國各地的城市與校園首次發生示威行動。
雖然有國家對來自中國的旅客在入境時進行檢測,但我不確定這麼做有多大好處。如果你感染了新冠病毒,我從你身體裡取出所有病毒,這些病毒不會都是一樣的,因為它在不斷變異。
他不會扭轉自己的立場,而現在我們剛看到中國近期歷史上最重要的其中一個政策扭轉。世衛組織目前對中國通報疫情的方式,僅說他們對從中國分享的數字感到懷疑。
新冠病毒正在中國蔓延,而Omicron變種病毒甚至比早期的病毒更容易傳播。它的目標不是為了保護公眾健康,而是確保以習近平為首的中國共產黨,無論如何都要保持權力
東方的中國發生六四慘案。29歲青年Jakub肩膀上舉著大國旗,「護旗手」角色在人群中尤其醒目,他指拿著國旗上街,並不因為他是一名民族主義者(nationalist),而是因為他信奉愛國主義(patriotism),他對捷克作為歐盟成員國、推動自由民主世界一員感到自豪,因此他要帶著國旗來炫耀自己是一名捷克人,同時也向世界上其他自由民主的國家致敬,展示他重視及認同的價值。再探頭回看燒得旺盛的蠟燭,猶如進入了異度空間,靜默一時才説:「其實頗impressive(感人),畢竟2019年之後都好少會見到街上有人集會、有警察、有人叫口號,之後也不會有的了。步入國民大街,可見街道兩旁建築物已經掛滿捷克國旗,兩架當天限定「89」號電車變成工作坊專列,街上有學生義工派發場刊和活動報章。
「忘卻歷史者,歷史必會重臨」 2022年11月17日的布拉格天氣陰沉,下起微微細雨,但走上街頭的市民卻絡繹不絕。分割東西德的柏林牆終於被衝破。
他倆是一對在布拉格旅行的香港情侶,才剛到布拉格打算外出走走,因為見有人潮、又有攤位才走進人群,詢問一番才知曉這段捷克歷史。捷克把每年11月17日定為法定假期自由民主日。
這天民族大街的電車站停用,從伏爾塔瓦河畔下車後,一路徐徐跟著人龍走到國家劇院,可見紀念鐵幕落下後的第一任捷克民選總統哈維爾(Václav Havel)的大紅愛心前,有人拿著紅玫瑰、花圈或是點蠟燭表示致意,人群中不少人扶老攜幼,衣領別上紅白藍捷克國旗顏色絲帶,這天人群大多會穿上含有國旗顏色的衣服出門。四名年齡只有18至21歲的大學生Daniel、Adam、Lea、Giant Mi,身上除了別有捷克國旗絲帶,還別上哈維爾釦針,他們指,11月17日的革命是由學生髮起的,作為一名大學生,在33年後的今天出現在這條街道上,去紀念對當年為民主挺身而出的學生是何等重要。